經歷了數十次征求意見和反復討論后,5月30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實行分類管理,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原則上都采取競爭配置,優先建設補貼強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項目。這個被譽為史上最具市場化導向政策的出爐,預示著風電光伏步入競價時代。
“十三五”以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應用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明顯提升,成本逐步下降。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89億千瓦,已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的90%。而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8億千瓦,居世界首位。但與此同時,補貼缺口持續擴大、部分地區棄風棄光限電等問題凸顯。
上述通知要求,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分為不需要國家補貼和需要國家補貼兩類,在組織電網企業論證并落實平價上網項目的電力送出和消納條件基礎上,優先推進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再開展需國家補貼的項目的競爭配置工作。
根據《2019年風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為企業完成了項目前期工作,通過參加競爭配置進入國家補貼范圍;第二種方式為地方政府部門完成了項目前期工作,通過競爭方式選擇項目投資企業。
而光伏發電方面,只有2019年新建的項目(除光伏扶貧、戶用光伏外)才可以參與補貼競價,其中《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印發前已并網的本年度新建項目須提供電網企業出具的并網時間證明。
而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補貼規模是財政部按照籌資能力確定,2019年度安排新建光伏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30億元,其中,7.5億元用于戶用光伏(折合350萬千瓦)、補貼競價項目按22.5億元補貼(不含光伏扶貧)總額組織項目建設。
在這樣的總盤子下,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通過競爭配置方式組織項目,然后上報國家能源局進行全國統一排序,根據修正后的上網電價報價由低到高確定補貼名單,而由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不得超過國家發改委確定的所在資源區指導價。
“這體現了國家補貼資金優先支持電價補貼退坡力度大的項目,以競爭配置和補貼競價市場手段,引領光伏發電降成本、去補貼和實現平價。”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說。
對于業內備受關注的2019年規模問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2018年基礎上保持光伏產業合理的新增規模、合適的發展速度,促進光伏發電及上游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計2019年光伏新增裝機量在40-50GW之間。東吳證券分析師曾朵紅表示,維持此前國內45-50GW,全球130GW的裝機預期目標。下半年國內市場將正式啟動、海外也將進入傳統旺季。
據了解,一季度我國一線光伏組件廠商大多數處于滿產狀態,部分龍頭企業2019年上半年訂單已經排滿,這背后的拉動力主要是海外市場。